一、指导站基本情况
1. 配备人员、场地、设备及投入经费
人员配备:本年度,创业指导站配备了专兼职指导教师8名,校内创业导师4人,兼职导师(来自企业界、投资界)10名,形成了一支多元化、专业化的指导团队。团队成员均具备丰富的创新创业经验和行业背景,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创业指导。
场地设施:指导站位于学院图书馆旁,拥有独立的办公区、会议室、创业孵化区及展示区,总面积达200平方米。内部配备了先进的电脑设备、投影仪、多功能会议桌椅等,为创业教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持。
投入经费:学院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工作,本年度投入经费共计5万元,用于师资培训、课程开发、活动组织、项目孵化及市场推广等方面,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 组织架构、年度考核及宣传情况
组织架构:创业指导站实行主任负责制,下设教学管理部、服务支持部、项目孵化部及宣传推广部四个部门,各部门分工明确,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创业教育工作的发展。
年度考核:建立了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对指导教师、学生团队及项目成果进行定期评估与反馈。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项目孵化成功率、创业竞赛获奖情况等多维度指标,全面评估创业指导站的工作成效。
宣传情况:充分利用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社交媒体等渠道,加大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成功举办多场创业讲座、沙龙、展览等活动,吸引了校内外众多师生的关注与参与,有效提升了创业指导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2023-2024年度开展工作
(一)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课程情况:开设了《创业基础》、《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等多门创新创业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同时,引入线上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
师资培养:定期组织指导教师参加国内外创业教育培训、研讨会及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邀请成功企业家、投资人作为客座讲师,为学生带来前沿的创业理念和实战经验。
社团组织:成立了“创客联盟”等学生社团组织,通过举办创业大赛、项目路演、经验分享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创新创业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与市、区公共服务部门合作交流:积极与市、区人社局、科技局等公共服务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举办创业政策宣讲会、项目对接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孵化、资金扶持等一站式服务。针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创业培训工作坊、模拟创业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创业流程、掌握创业技能、提升创业成功率。
(1)、与人社部门、教育部门联合开展的活动
1. 【源来好创业】2023上海市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震旦学院GYB培训班
- **联合情况**:是
- **活动类型**:培训
- **时间**:2023年10月30日 16:30
- **地点**:上海市宝山区市一路88号
- **参与人数**:38人
- **亮点**:参与上海市级创业培训项目,提升学生创业基础知识和能力。
2. 【源来好创业】创梦启航之旅—博济智汇园园区走访
- **联合情况**:是
- **活动类型**:其他(园区走访)
- **时间**:2023年11月10日 10:00
- **地点**:呼兰路911弄11号
- **参与人数**:38人
- **亮点**:通过实地考察,增进学生对创业环境的了解,激发创业灵感。
3. 【马兰花培训GYB培训】和宝山区就业促进中心合作,共同授课,
- **活动类型**:培训
- **时间**:2023年9月-11月
- **地点**:市一路88号
- **参与人数**:38人
- **亮点**:通过沙盘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企业运营全过程,增强实践能力。
4. 【海纳百创】“‘贷你创业’助力行动 ” “轻装上阵 奔赴新篇”主题讲座
- **联合情况**:是
- **活动类型**:讲座
- **时间**:2024年6月3日 10:30
- **地点**:上海震旦职业学院
- **参与人数**:100人
- **亮点**:提供创业贷款政策解读,为学生创业提供金融支持。
5. 【海纳百创】“‘贷你创业’助力行动 ”公共创业政策宣传
- **联合情况**:是
- **活动类型**:宣讲会
- **时间**:2024年6月3日 11:45
- **地点**:上海震旦职业学院
- **参与人数**:100人
- **亮点**:全面宣传创业政策,助力学生把握创业机遇。
(2)自主举办的活动
1. 2024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内决赛
- **联合情况**:否
- **活动类型**:比赛
- **时间**:2024年6月
- **地点**:线上
- **参与人数**:110人
- **亮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选拔优秀项目参加更高层次比赛。
2. 2024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市赛训练营
- **联合情况**:否
- **活动类型**:其他(训练营)
- **时间**:2024年7-8月
- **地点**:线上
- **参与人数**:30人
- **亮点**:针对市赛进行专项训练,提升项目竞争力。
3. **2024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项目孵化落地**
- **联合情况**:否
- **活动类型**:培训
- **时间**:2024年8月
- **地点**:线上
- **参与人数**:5人
- **亮点**:为优秀项目提供孵化支持,助力项目落地实施。
4. **创新在线课程开发录制**
- **联合情况**:否
- **活动类 型**:其他
- **时间**:2024年5--8月
- **地点**:线上
- **参与人数**:10人(课程制作团队)
- **亮点**:开发创新课程资源,丰富学生创业学习途径。
5. 创业训练营 红旅项目设计开发与金奖案例分析
- **联合情况**:否
- **活动类型**:讲座
- **时间**:2024年6月
- **地点**:线上
- **参与人数**:400人
- **亮点**:分享金奖项目经验,提升学生项目设计能力。
6. **创业训练营 大赛ppt制作与评委答辩技巧**
- **联合情况**:否
- **活动类型**:讲座
- **时间**:2024年7月
- **地点**:线上
- **参与人数**:150人
- **亮点**:指导学生掌握比赛展示技巧,提高答辩水平。
7. 创业训练营 评委视角下的项目计划书撰写
- **联合情况**:否
- **时间**:2024年7月
- **地点**:线上
- **参与人数**:50人
- **亮点**:从评委角度出发,指导学生撰写高质量项目计划书。
8. 创业政策专题宣讲(三次)
- **联合情况**:否
- **活动类型**:宣讲会
- **时间**:2024年4月、3月、6月
- **地点**:市一路88号
- **参与人数**:共467人
- **亮点**:定期举办创业政策宣讲会,确保学生及时了解最新政策动态。
(三)工作亮点和模式创新
(1)工作亮点
1. 整合资源,搭建平台:
创业指导站作为枢纽平台,能够有效整合校区资源、公共创业服务资源以及社会各界的资源,为学生等青年重点群体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创业支持。例如,上海市各院校创业指导站通过融通“三区”公共创服资源,深度对接人社公共创业服务部门,形成了资源共享、服务对接的良好生态。
2. 精准帮扶,促进就业:
创业指导站注重精准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帮扶工作,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创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孵化等服务,帮助学生等青年群体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
3. 课程体系完善,强化教育:
多数创业指导站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通过开设必修课程和大量选修课程,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例如,上海理工大学构建了“国家-上海市-学校-学院”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学生开展科技类创新创业活动。
4. 实践活动丰富,注重实效:
创业指导站积极组织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如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创业论坛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等方式,推动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5. 政策落实到位,服务到位:
创业指导站积极宣传并落实国家和地方关于创新创业的各项政策,为学生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资金扶持等一站式服务。同时,通过设立创业基金、提供孵化场地等方式,降低学生创业的风险和成本。
(2)模式创新
1. “四创”融合模式:
部分创业指导站将“指导教育、实践培训、项目孵化、成果转化”融为一体,形成“四创”融合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平台。这种模式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从而更快地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业人才。
2. “一站式”服务模式:
创业指导站实行从创业初期开业咨询、创业中期创业门诊到创业后期路演辅导的“一站式”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链条、全方位的创业支持和服务,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创业的各个阶段。
3. “校企合作”模式:
通过与企业、行业、科研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创业指导站能够引入外部资源和优势力量,共同推动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例如,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与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共建双创实训基地,打造“ai+教育”双创品牌,实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4. “跨界合作”模式:
创业指导站还积极探索跨界合作的新模式,通过与其他领域、其他行业的交流合作,拓宽创新创业的视野和思路。例如,在可持续能源、生物科技等领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不仅能够带来新的商机和发展空间,还能够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四)其他
加强与校友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和创业导师资源。
举办“校友创业分享会”,邀请成功校友回校分享创业经历和经验,激励学生勇敢追梦。
三、取得成绩
本年度,创业指导站和宝山区就促中心合作开班马兰花培训培训班1次,惠及学生38人;2位教师参加马兰花教学案例大赛;共指导孵化创业项目30余个,其中2个项目成功入驻校创业孵化基地并与宝山区进行“新苗结对”。
学生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参与课程学习、社团活动及创业竞赛的人数较往年增长了30%。
在各类创业竞赛中,学院代表队屡获佳绩,共获得市级奖项1项。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评为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校级精品课程。
四、下一步打算
(一)优化创业指导服务
1. 提升专业能力:加强对创业指导师的专业培训,包括商业管理知识、市场趋势分析、创业政策解读等方面的内容,以提升其指导能力和服务水平。
2. 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创业者的需求和背景,提供个性化的创业指导方案,帮助创业者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3. 建立反馈机制:建立创业者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创业者在接受指导后的实际效果和需求变化,以便对指导服务进行持续改进。
(二)加强资源整合
1.继续和和宝山区就业促进中心合作,将马兰花培训做实、做透,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指导站年度重要推进工作。
2. 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创业者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如实习实训基地、创业导师等。
3. 政校合作: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
4. 社会资源整合:整合社会资源,如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孵化器、行业协会等,为创业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三)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1. 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2. 实践平台建设: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如创业实验室、创业园区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
3. 创新创业竞赛:组织或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四)推进创业政策宣传与落实
1. 政策宣传:加强创业政策的宣传解读工作,确保创业者能够及时了解并享受相关政策优惠。
2. 政策落实: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确保创业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为创业者解决实际困难。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创业指导站2023-2024年度站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一体系三平台”机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业大赛、提供创业指导与孵化服务,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促进了创业项目的落地与成长。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增强了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此外,我站还注重创业政策的宣传与落实,确保学生及时享受政策优惠。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创业指导服务,加强资源整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深度融合,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贡献力量。